感染者:临安区迅速响应防控措施
感染者通常指的是新冠病毒(COVID19)的感染者,具体可以分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有症状感染者。
1. 无症状感染者:

定义: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特点: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相对较少。
管理: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药物治疗,但仍需进行隔离观察。
2. 有症状感染者:

症状:有症状感染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也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等。此外,随着病毒变异,一些感染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或呕吐。
治疗:有症状感染者的治疗主要致力于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并维持其机体机能稳定。
3. 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等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
环境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增强免疫力。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感染者的定义、症状和预防措施。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要给你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勇敢的感染者,她的故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
意外降临:一次生活的转折
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叫她阿珍吧。10年前,她还在一家西餐厅工作,生活平淡而充实。一次与交往不久的男朋友的性生活,却让她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变。仅仅一个月后,阿珍就开始了连续发烧的痛苦历程。她疑惑不解,一向身体健康的自己,怎么会突然间总是生病呢?
揭开谜团:HIV的急性感染期
直到有一天,阿珍去献血,这才揭开了谜团。疾控中心的通知让她如坠冰窟,原来,她感染了HIV。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林路平向记者介绍,感染HIV后,有70%-80%的感染者会在初次感染后的2-4周出现急性期症状,比如发热、头痛、腹泻、腹痛、疲乏无力等。
漫长的挣扎:从消沉到坚强
得知自己感染了HIV,阿珍陷入了深深的消沉。她不甘心,为什么自己会得这个病?没有人可以倾诉,也不敢告诉家里人。她消沉了很久,直到9个月后,突发带状疱疹,疼痛让她意识到,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她必须坚强地面对。
重拾希望:换个工作环境,寻找生活的意义
2014年,阿珍开始接受治疗。2017年,她决定换个工作环境,来到了广州。在这里,她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开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更多的人。
云南省的成果:治疗有效率达97.5%
说到HIV的治疗,不得不提云南省。2024年1至10月,云南省共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4022.1万人次,占人口比85.7%;新报告感染者3838例,较上年同期减少526例。云南省建立规范化示范门诊,实施治疗信息智慧化管理,为全省抗病毒治疗机构提供全面技术保障。2024年1至10月,全省新入组抗病毒治疗4073人,治疗脱失率持续控制在1%的较低水平。治疗半年以上感染者中,病毒载量50拷贝占比达92.6%,极大降低经性途径传播概率,充分发挥了治疗即预防”作用。
治愈的希望:法国HIV感染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达治愈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人体免疫和病毒感染信息中心(CISIH)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例潜在的HIV治愈新病例。这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她在1999年确诊HIV-1感染,并于2010年开始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HIV载量降至不可检测水平。2020年因罹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前往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Baltimore)开展了纯合体CCR532/3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并在三次供体输注后获得了完全供体嵌合体。在aHSCT后39个月停止ART治疗。10个月后,患者未出现病毒载量反弹,并且未检测出HIV DNA。
:勇敢面对,拥抱希望
阿珍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要关注HIV感染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努力!